“陕”耀残特奥会|4484名运动员参赛 无障碍设施尽显人性化
据介绍,本届运动会将于2021年10月22日至29日在陕西举办,这是残运会暨特奥会首次与全运会同年同地举办,与国际惯例接轨。
竞赛组织有序开展
3项非体育项目启动
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共设43个大项、47个分项,其中陕西承办27个大项、28个分项,省内共安排22个场馆设施,分布在西安市、宝鸡市、铜川市、渭南市、杨凌示范区等5个市(区)前期提前在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广东、山东、浙江、湖北、四川、青海等10个省市举办了10个残奥听障项目、9个群体项目比赛。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共35个代表团参赛(陕西省作为东道主将派出两个代表团)。本届运动会共4484名运动员参赛,主赛期代表团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共5035人,裁判员1700人、分级员75人。
截至目前,特奥足球、残运轮椅击剑和跆拳道等8项比赛已顺利完赛。为推动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除了竞赛项目,本届运动会还设置了特奥家长交流活动、特奥青少年融合交流活动、运动员健康计划等3项非体育项目,已于21日上午在宝鸡市启动。
场馆无障碍改造全部完成
努力营造规范化、人性化
据了解,本届运动会坚持场馆无障碍建设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施工、验收,努力营造规范化、人性化的场馆无障碍环境,承担比赛的22个场馆无障碍流线清晰顺畅、无障碍座席数量和比例达到了赛事运行要求。
十四运会后对承担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比赛的场馆及时新增竞赛辅助物资存储、轮椅义肢维修的功能用房,对湿滑区域进行了防滑处理。对听力残疾人参加赛事的场馆,提供智能手语翻译系统服务。完成各接待酒店坡道、电梯、客房、卫生间、服务台、门铃及语音提示等无障碍设施改造,同时配备轮椅、浴凳、抓杆等临时设施。
提升涉赛场馆周边和社会公共环境,对涉赛市(区)商场的医院、旅游景点、宾馆酒店等重点场所进行无障碍改造1.27万多处。修复盲道219公里、缘石坡道200余处,在50多条公交线路上投用1052辆配备无障碍设施的新型纯电动公交车。
疫情防控毫不放松
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不得观赛
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沿用了十四运会“疫苗接种+健康监测+核酸检测+闭环管理”的全方位防控措施,坚持“一赛事一方案、一场馆一方案、一群体一方案”,压紧压实属地属人属事责任,做细做实防控方案,配齐配足防控物资,确保参赛涉赛人员健康和生命安全。
对运动员、裁判员等涉赛人员及服务保障人员,实行“双闭环”管理。对观众严格查验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信息以及行程卡。明确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不得观看比赛,比赛期间一律戴口罩、隔位错位就坐。赛场实行分区管理,严禁人员交叉。同步做好社会面管控工作,抓好外来人员健康管理、重点人员核酸排查、进口物品和重点场所外环境监测以及重点场所防控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本届运动会也是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前大练兵、大检验,将为备战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做出贡献,也将带动冬季残疾人体育加快发展。
大型活动准备就绪
展现创新、务实、节俭
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与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同期先后举办,全面实现两个运动会的同步筹办,最大化利用十四运会场馆资源。除特奥会部分项目外,本届运动会竞赛场馆全部为全运会场馆。
同时,参与筹办本届运动会的工作人员,他们大多参与全运会工作,具有丰富办赛经验,大大减少了赛会人员培训成本,充分展现了创新、务实、节俭的办赛理念。
据介绍,目前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开幕式经过3次全流程、全要素演练,10月22日晚将接受检阅。值得关注的是,开幕式文体展演以“建党百年,体育盛会”为主题,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人的关心爱护,彰显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风采,描绘我国残疾人事业的美好未来,由残疾人艺术家、我省文艺工作者和大学生集体创作。敬请期待! (健康陕西残特奥会报道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