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让他踢上比赛——布尔尼奇谈曼奇尼》
I’ll play him-A conversation with Tarcisio Burgnich
来源/Roberto Mancini A Footballing Life: The Full Story
作者/Luca Caioli;英译/Alia Nardini;中译/下雨的蘑菇里有鱼
*该书出版于2012年,整篇文章的内容基本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文章中人物的观点不代表中译者的观点。
*一切权利属于原作,一切错误属于中译者。欢迎任何批评指正!
他的对手习惯于称呼他为“岩石”,这个昵称是国际米兰伟大的队长阿曼多.皮基(Armando Picchi)给他起的,当时的主教练还是埃莱尼奥.埃雷拉(Helenio Herrera)。在一场和斯帕尔的比赛中,对手卡洛.罗维里(Carlo Novelli)和布尔尼奇相撞,罗维里被撞倒在了地上。当罗维里自己站起来的时候,他看到了前队友皮基正在对他微笑:“不用说什么,我知道你的感受,你一定觉得自己撞上了一块岩石。”从那时起,塔尔西斯奥.布尔尼奇便成为了“岩石”。
法切蒂和布尔尼奇是上世纪60-70年代最令人钦佩的一对后卫,他们是埃雷拉的国际米兰和瓦尔卡雷吉的意大利国家队的支柱。在身披蓝黑球衣的十二年间,布尔尼奇见证了所有的一切:四座联赛冠军、两座欧冠和两座洲际奖杯。在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意大利与西德的半决赛中,这名后卫为国家队打进了至关重要的一粒扳平比分的进球。这场比赛被称为“世纪之战”,最终意大利以4-3获胜。
1970年6月20日,阿兹特克体育场,“防守巅峰贝利”这一至为艰巨的任务落在了布尔尼奇的肩上。这名后卫让“国王”得以高高跃起,在半空中展现的姿态好似格列柯笔下十字架上的基督,并且打进了让巴西1-0领先的那一粒进球。这个失误长久以来都铭刻在布尔尼奇的脸上,但是这无损于“岩石”之名。对于他的对手来说他还是那个“岩石”,而对于他的队友来说他又实在是个好人。1977年,他决定在那不勒斯结束自己那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职业生涯。在此之后,他以相同的理念执教了许多球员。
布尔尼奇首次的执教经验来自于利沃诺(Livorno)和卡坦扎罗(Catanzaro),然后在1981/82赛季取代了前往AC米兰的吉吉.拉蒂斯(Gigi Radice)成为了博洛尼亚的主教练。他的最后一份工作是在十一年前执教佩斯卡拉,之后他便退休在家。现年73岁的布尔尼奇定居在托斯卡纳的Altopascio,与足球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尽管他还是会在电视上观看比赛。他的声音仍然清晰又坚定,就像他在球场上的铲断,可以辨别出这个卢达人轻微的弗留利口音。他很乐意谈谈罗伯托.曼奇尼,后者有时候还会给他打电话问候。
“你为什么会让一个只有16岁零9个月的男孩进入一线队?”
“当时我们有两名出自青训的球员,曼奇尼和马齐纳(Macina),他们都非常出色。我们的主席法布雷蒂(Fabretti)对于马齐纳非常感兴趣。他是一个右边锋,速度很快,也很狡猾,很轻松地就能胜过对手。当我让他上场时,他确实可以为我们扭转局面。我很遗憾这孩子后来迷失了方向……但他的性格确实失于急躁。罗伯托则是一名勤勉认真的中场球员,在同龄人中显得非常成熟。如果他一直踢中场这个位置,他或许能成为下一个普拉蒂尼。我的第二任主教练安东尼奥.松奇尼(Antonio Soncini)也曾执教青训,他曾多次向我介绍说罗伯托是一流的球员。
当时,主席一度想把他租借到第三级别的弗利俱乐部(Forlì),这样他就能踢上比赛磨砺自己。弗利的总监之一瓦尔卡诺.比安奇(Vulcano Bianchi)不惜一切代价想要得到罗伯托,为此做出了长足的努力。但是我找到法布雷蒂主席,告诉他我要留下曼奇尼,我会让他踢上比赛。我们把曼奇尼带去了一线队的训练营参加冠军赛,去罗马踢意大利杯的时候也带上了他,尽管当时他还是在看台上观看比赛。”
“从技术上来说,那时候的曼奇尼是什么样的?”
“他在青训队的位置类似于瓦伦蒂诺.马佐拉(Valentino Mazzola),意大利足球史上最伟大的10号球员之一。*曼奇尼非常全能,他能够控制比赛的节奏,也非常擅长进球。但是当他来到我身边时,我不得不改变他的位置,因为我需要有人顶上去当那个‘箭头’——当时我们的中锋菲奥里尼(Fiorini)受伤了,另一个前锋(Chiodi)也有点问题,我别无选择,只能把曼奇尼推上去作为二前锋。我必须承认,当我把曼奇尼放在一个背对球门的位置时,他就会遇上点麻烦。这种情况还发生在他在桑普的早期,尤其是乌利维耶里(Ulivieri)时代。当博斯科夫(Boskov)去到桑普并且让曼奇尼后撤得更深的时候,他拥有了更多的传球选择,可以非常开心地把球分给前锋,也可以选择自己进球。”
*作者按:都灵“神之队”的队长,在1949年苏佩加空难中不幸离世。他的儿子桑德罗.马佐拉后来效力于国际米兰。
“让我们回顾一下1981年9月13日,曼奇尼在主场对阵卡利亚里时上演了他的意甲首秀,当时距离比赛结束还有17分钟。”
“我记得很清楚:曼奇尼本来要去里米尼(Rimini)和青训队一起踢球,但我在周六也就是比赛的前一天跟松奇尼说我会把他带到一线队来。然后我就在比赛中让他替补菲奥里尼出场了。”
“你选择了相信曼奇尼,而他也用一个赛季的精彩表现回报了这份信任。”
“没错,他做到了。他打进了9粒进球,成为了球队的最佳射手。他的意甲首球是在对阵科莫时打进的,当时比赛只剩下几分钟了。最终我们收获了一场2-2的平局,这个结果对我们来说非常关键。最佳进球是哪个?罗伯托在对阵罗马时打进的那一粒,接巴尔迪尼(Baldini)来自于后场的一个远距离长传。他抢在两名防守球员之间完成了一脚凌空抽射,皮球越过坦克雷迪(Tancredi)应声入网——一粒精彩绝伦的进球,展现了他动作的协调性和射门的精准程度。”
“曼奇尼作为队伍中最年轻的球员,在更衣室里是如何与年长的队友们相处的?”
“那一年,博洛尼亚和马西莫.贾克米尼(Massimo Giacomini)的都灵队都是联赛中最年轻的球队,曼奇尼身边也都是些年轻人,他很自在。此外,他是一位高水平球员,所以也能和年长的队友们相处得很好。不要忘记当时的一线队名单没有像现在这样庞大到有30多个名字,队友之间的相处往往要容易得多。”
“他和你怎样相处?”
“他是个好孩子,安静又平和。很难说他是害羞的,但肯定是内向的。你能看出他来自于一个很好的家庭,教养很严格。我尝试鼓励他,给他一些可能对他的职业生涯有益的建议。他欣然接受并且很感谢。球场之外,我跟你说一些有趣的事:曼奇尼和马齐纳这个急躁的小伙子曾经跟我的女儿在同一所学校就读,他们俩总是非常受女孩儿们的欢迎。”
“对于你和博洛尼亚来说,不幸的是这个赛季有一个糟糕的结局。你被解雇了,而博洛尼亚在历史上第一次降到了意乙。”
“我们失去了两个关键球员,达尼洛.佩勒吉(Danilo Pileggi)和赫伯特.纽曼(Herbert Neumann)。纽曼本来是球队的中场大脑,但他在夏训中受伤了,之后的一整个赛季中都在与脚后跟的伤病作斗争,基本上不能为球队所用。他们两个本来可以梳理中场,调度整支球队,所以他们的缺阵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整支球队的表现。我们也没有钱去买新的球员。事实上,在赛季开始前,主席就把一名前锋萨尔瓦托.加里塔诺(Salvatore Garritano) 卖给了桑普多利亚,朱塞佩.多塞纳(Giuseppe Dossena)也回到了都灵队;球队也需要支付相应的薪水。我被解雇了之后,继任的主教练弗朗西斯科.利古奥里(Franco Liguori)仍然没能把博洛尼亚从降级的泥潭中解救出来。”
“所以曼奇尼最后去了出价最高的俱乐部……”
“我曾向桑德罗.马佐拉(Sandro Mazzola)和当时国际米兰的总监詹卡洛.贝尔特拉米(Giancarlo Beltrami)提过曼奇尼。我去米兰跟他们说:‘你们必须签下这个人。博洛尼亚想要你们的后卫克劳斯.巴切切尔(Klaus Bachlechner),你们可以考虑租借或者交换啊。’但他们没有理睬我,回答道他们的青年队已经有了年轻的球员,这事就没得商量的余地了。我也去了都灵,当时的尤文图斯主席詹皮耶罗.博尼佩尔蒂(Giampiero Boniperti)也曾和我当过很长时间的队友。我提议用皮埃特罗.保罗.维尔迪斯(Pier Paolo Virdis)交换曼奇尼,但也没得到什么结果。在赛季末球队资金吃紧时,主席法布雷蒂把曼奇尼卖给了桑普多利亚。”
“你曾是意大利国家队的支柱之一,在1968年赢得了欧洲杯,在1970年的世界杯上也杀入决赛。如何解释曼奇尼身披国家队战袍时没有获得成功呢?”
“那是由于他不得不与罗伯托.巴乔竞争。主教练们不认为曼奇尼和巴乔可以共存,他们认为这会导致类似1970年世界杯期间里维拉和马佐拉之间的竞争。*”
*作者按:根据当时的主教练瓦尔卡雷吉的说法,这两名球员根本不可能共存,只能存在“接力”,即一个首发,一个替补。
“你对现在作为一个主教练的曼奇尼怎么看?”
“他在我记忆里还是个孩子呢,我从未想过他能展现出如此强大的气质和鲜明的个性,并在球场之外也确立起自己的领袖地位。毕竟教练是一项要求如此严苛的工作。在他效力于桑普多利亚的漫长岁月中,他总是那个领袖,必然从中学到了作为一个教练的基本知识。同时,他也得以从博斯科夫和埃里克森两位教练身上学到很多,尤其是后者。对于如今的罗伯托来说,这样学习的成效是不言自明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