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抗贫血药,又是赛场禁药——促红素
促红素,全名促红细胞生成素,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它能促进红细胞的产生。
它天然存在于人体,90%由肾脏产生,另外10%则产自肝脏。
我们的肾脏每分钟流过1升左右的血液,约等于两瓶矿泉水,这让肾脏能很快感知血液中氧含量的变化。低氧时,肾脏就会大量合成促红素,通过血循环送入骨髓,这里是人体的造血中枢,促红素的到来,催促着红系祖细胞生产出成熟的红细胞,以增加运输氧气的载体。肾脏受损的患者,则无法产生足够的促红素,导致贫血。
1983年,来自中国台湾的华人科学家林福坤等分离出了人促红素的基因。随后,用刚刚兴起的重组DNA技术,将促红素基因导入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进行基因表达,使促红素蛋白的批量生产成为可能。1989年,重组人促红素获批上市,用于肾性贫血、以及药物引起的贫血,此外也被用于手术前后,以减少输血。
由于重组人促红素能提高氧气供应,抗疲劳、增加耐力,因此,体育竞技领域也盯上了它,马拉松、环法自行车赛成了滥用的重灾区,但风险随之而来,过多的红细胞让血液变得粘稠,给心脏带来过度压力,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出于公平和健康的考虑,促红素被列为兴奋剂的一种,禁止赛场使用。
点评
在重组人促红素出现之前,治疗贫血一般需要通过输血补充红细胞的不足。这种基因工程药物,让贫血治疗有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Lin FK, Suggs S, Lin CH, et al.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the human erythropoietin gene.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85;82:7580–4.
[2] Kalantar-Zadeh K. History of 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 the Development of Biosimilars, and the Future of Anemia Treatment in Nephrology. Am J Nephrol. 2017;45(3):235-247. doi: 10.1159/000455387. Epub 2017 Feb 1. PMID: 28142147; PMCID: PMC5405152.
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21DZ2312300
制作视频,联系TA就够了
点个“在看”不失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