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西莫夫:从默默无闻到世界杯舞台的逆袭之路,这位球员如何改写命运?
1995年冬天,伊万·马克西莫夫出生在顿涅茨克郊区的一个煤矿工人家庭。父亲总说:"这里的男孩只有两条路——下矿井或踢足球。"12岁那年,当地青训教练在泥泞的野球场发现了这个总能把罐头瓶当球踢的瘦高男孩。 2014年乌克兰冲突爆发时,马克西莫夫正在顿涅茨克冶金青年队效力。被迫辗转利沃夫的日子里,他在临时改建的防空洞训练场加练任意球。"爆炸声就是我的发令枪",这段经历锻造了他标志性的35米外电梯球绝技。 当替补席上的马克西莫夫在第78分钟被换上场时,谁也没想到这个绑着蓝色发带的小伙子会成为改变战局的关键。对阵阿根廷的1/8决赛,他在补时阶段用一记贴地斩洞穿马丁内斯把守的大门,这个进球让乌克兰队历史性闯入八强。 尽管不是队长,但队友们都说马克西莫夫有双"能看透人心的眼睛"。在点球大战前,是他用俄语、乌克兰语和西班牙语轮流安慰紧张的门将;当更衣室出现分歧时,总能用黑色幽默化解矛盾。"他让球队像他的传球一样紧密",主帅舍甫琴科这样评价。 如今效力于皇家贝蒂斯的马克西莫夫依然保持着凌晨四点加练的习惯。当记者问他世界杯进球后为何亲吻手腕上的煤矿工纹身时,这个27岁的男人笑了笑:"那是我和父亲的约定——地心300米没有光,但绿茵场永远有。"一、矿工之子与他的足球梦
"他控球时像在抚摸情人,射门时却像在劈柴"——启蒙教练佩特连科回忆道
二、战火中淬炼的黄金左脚
三、世界杯上的高光时刻
四、更衣室里的隐形领袖
五、未完待续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