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你听】红旗渠的故事——总指挥与民工比赛打锤
总指挥与民工比赛打锤
在鸻鹉崖大会战工地,5000多名开山英雄扛着工具,浩浩荡荡跨过临时架在漳河上的便桥,分成数路,开赴谷堆寺、鸡冠山、鸻鹉崖三座险峰。
大会站的工地群情高涨,干劲冲天,挑战书在各营之间、各连之间,在人与人之间,像雪片一样相互传递着,你追我赶的劳动竞赛热潮,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大会战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
马有金从“林红庄”西边登上渠线,从东往西沿渠线仔细查看着每一个炮洞,一路穿过正在奋战的人群,来到了姚村公社西张连工地。
此时此刻,李世民、李扶生、王金柱三个人为一组,一人扶钢钎,两人抡大锤,正在“叮咚——叮咚——”地打炮眼。
马有金一看三人配合的竟是那么默契,特别是其中那个黑不溜秋的小伙子,他赤着上身,头上戴了一个柳条编的安全帽,看上去年龄不过十七八岁。
这个小伙子就是李世民,只见他紧咬牙关,手抡一柄大锤,飞如疾风,快如闪电,落如泰山压顶。
凭马有金多年在水利工地的实践经验,他看得出来,这次参加会战的民工们,个个都是下山猛虎,人人都是出海蛟龙。
马有金心里一时高兴,竞把上身的衣裳脱下,往地上一扔,顺手拿起一柄12磅重的大锤,加入了打钎的队伍了。
“你歇一歇,叫我和他打一会儿。”马有金指着李世民对扶生说。
说罢,马有金往手心里吐了一口唾沫,两手合起搓了搓,就抡起了大锤,嘴里发出“嘿”的一声,一锤重重地打了下去,不偏不歪正好落在了钢钎顶上,李世民也跟着“嘿”了一声,手里的大锤也紧紧地跟着打了下去。只听抡起的两柄大锤“呼——呼——”在响。
他俩的大锤打得快,王金柱两只大手紧紧地握着钢钎,在下边转得也快。尽管打的是红砂石花岗岩,由于抡的锤猛劲大,没用多长时间,他们打的炮眼又加深了一尺。
展开全文
马有金在西张连工地同李世民他们三个人一起干了一阵后,东边有人喊着找马副县长,他顺手拿起地上的衣裳要走。这时,不知是谁竟说道:“马副县长!听说你是抡锤打钎能手,有时间再到我们连来,也叫我们跟你学学。”
马有金一边往前走,一边回头说:“我看你小子不是学,是想比赛打锤吧,你等着,一定会来和你们比出个高低。”
几天后,马有金果真又来到了西张连工地,由于他们在一起打过钎,交过手,已经算是熟人了,李世民就喊:“马副县长!咱再打会儿吧?”
“你小子抡锤打钎还真行,算得上是把好手,咱就再打一阵子。”马有金笑着说。
这次是李扶生管扶钢钎,他们打了一阵后,李扶生见他俩每人打了100多锤,已经累得浑身大汗,就说:“停一下吧,我得掏一下渣。”
其实,只要管扶钢钎的人技术过硬,就可以在转动钢钎时,把钢钎往下一礅,利用钢钎往下礅时空气的压力,就把炮眼里的石渣挤上来,不用再叫抡锤的人停下来,这样就可以往前赶时间,提高工效。不过,往往是扶钢钎的人见抡锤的人累了,就会说要掏渣,有意叫他们休息一会儿。
在等着李扶生掏渣时他们乘休息聊起了闲话,马有金就问:“咱们已经见过两次面了,还不知道你叫啥名字呢?”
“俺姓李,就是十八子那个李,叫世民,今年已18了。”李世民爽快地回答了马有金提出的问题。
“大名鼎鼎,那你是皇帝啦,真了不起啊!”马有金同他开起了玩笑。
“马副县长真会开玩笑,哪里有皇帝啊?”李世民不解地问。
“唐朝的李世民啊!你同唐太宗李世民一个名字,一字不差,谁能说李世民不是皇帝?”马有金见他不知道,就给他解释了几句。
“你是县长,我们这平民百姓知道啥,就是随便叫个名字吧。”李世民说。
“我这个副县长才算是个副七品,同你李世民这万岁皇帝差得太远了。”马有金仍笑着说。
几句玩笑话,打破了彼此之间的沉默气氛,他们的话也就多了起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